第(2/3)页 并在途中介绍说: “有专业导师坐镇,学长讲述案例,大家先听后问,尽量把握机会,能学多少全看个人。” “好的!” 观摩预热结束,座谈会才是重头戏。 杨曙一路神游,时不时线上骚扰小富婆,这会终于认真起来。 前半段并非没营养,只是对他没用罢了。 什么初创公司、业务对接、工作状态啊,自家海牛早都看腻了。 “你俩进去坐前排,提问时间先举手,把目前遇到的问题都解决掉。” 钱景泰小声嘱咐,左侧是杨曙,右边是流动食堂哥: “里面的导师很专业,学生经验多,这是很好的机会。” “妥的。” “ok。” 转角进入玻璃房间,前三分之一是讲台与大屏幕,专业导师坐在长台后,后三分之二是桌椅,杨曙等人相继落座。 座谈会开始,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学长登台,配合大屏幕ppt讲重点,像上课一样。 正因是同一条路走到头,走出风采,许多要点正是新人创业面临的难题、疏忽的漏洞、改善的技巧。 前来者帮后来者,如此往复传授经验,也算知识传承了。 大家听得认真,在备忘录里记笔记,甚至录音等回去整理,仿佛期末划重点的课堂。 “学长哥,请问用户绕过平台私自建群,项目被架空怎么办啊?”成浩举手提问。 “?” 这啥子问题? 虽然没到答疑环节,但学长仍好心道: “展开说说,我帮你分析一下。” 座谈会前半段讲案例,临时加入失败案例,似乎能起到不错的忧患效应,专家导师和钱景泰索性不干涉,让学生自由发挥。 成浩讲述项目问题,台上学长眉头渐皱: “平台建立起初,你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没有,我很信任本校同学的,不料人性险恶至此,居然蹭别人的劳动成果获利! “而且本地同行太没礼貌,薪资高破坏行情,导致兼职学生怨声载道,身在曹营心在汉,且总拿两者项目比较,我压力很大啊学长。” “……” 学长一时语塞,帮你分析问题,咋还往出倒苦水呢? “这样啊,我先提几点,你仔细听一下……” 学长人不错,对创业新人颇为包容,就共享跑腿员的矛盾仔细分析,列举解决途径等。 “哥们,他这样诋毁你,都不带生气的吗?”流动食堂哥悄声说。 杨曙不甚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