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很好,电脑全新,空调使用无限制,旁边还有宿舍公寓,很方便的。” 大学生们嗷嗷羡慕,从未想过敲代码能如此舒服。 或许员工被压榨的新闻看太多,竟认为在海牛打工也是一件美事。 比起在校创业,挤出课余时间苦哈哈的开会,这边简直不要太爽! “姐姐,你工资有多少呀?”有学生问。 程序o眉眼欣喜,不着痕迹地瞟一眼老板回答: “还好,具体不能透露,模糊来讲大概20k到40k的样子,忙的话需要加加班。” 工资话题不太好拿捏,说高显得太虚,有吹牛装逼强要面子的嫌疑,说低吧,又觉着没档次,给老板掉面儿。 一个月三千的程序员在大学生手底下干活……听起来怪寒酸的。 不如给个区间让他们猜。 “我靠!四万?” “我头有点麻,谁把皮卡丘放生了?” “光一个月交税,都比我赚得多吧?” 大学生们涉世未深,对社会薪资的印象较片面,听闻学长拿到大学offer,进大厂实习月入一万二,觉得这应该是最基本吧? 听大三土木老哥出省实习,单月七千,毕业入职万元起步,年薪二十万左右,心想自己将来也差不多吧? 当视角回归现实周围,大家好像没有赚那么多,尤其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了解途径变多,似乎月入几千才是常态。 想想也正常,工资六七千的学长学姐哪好意思‘炫耀’? 四万……想都不敢想。 钱景泰看向杨曙,怪不得电滑板项目停滞不前,也不图赚钱,原来外面有支柱产业? 杨曙不爱装逼,笑呵呵道: “方便饭馆交税才成立公司,没啥高大上。” 个人名义、企业名义的税率不同,后者相对少一些。 省下的钱攒彩礼娶棉宝……说起来,我小富婆哪去啦? 杨曙让程序o回屋工作,不准把外卖带进办公室,污染同事热诚的工作之心。 随后带队参观公司的大小会议室、茶水间、库房,以及给其他部门预留的房间等等。 “为什么不招人呀?” “一是现在公司能转起来,二是没合适人选,等店铺规模再扩大,就必须加招人手了。” “哦喔。” 大学生们纷纷感慨出声,仿佛距离一下拉开。 对比之下,校内创业像小孩做手工,完全是小打小闹。 钱景泰眉间稍显疑惑: “共享部门的预留位置在哪,或者说,它什么时候独立出来?” 程序员团队中有相关业务,老教授一直惦记这事,并很看重项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