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人的酒量也出来了,蒋玉华不必说了,酒量大得吓人,根本无需担心她会喝醉,剩余三人倒是也多少能喝一点,本来没喝多少,因而没有一人有醉态。 饭局之上,朱闻天向建委几人再次提及了能否通过华夏国海关直接进口生产线或者技术,对方也只是说继续向上面反映情况,不过只能等待看能否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了。 朱闻天上次听徐默春老师说过此时华夏的进出口情况,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建委几人能够决定的,因而也就点到为止,没有过多催促。 反正现在已经有了一条“二手过关”途径了,多花一次关税应该并没有太大问题,并且朱闻天都怀疑HK严把海关通路说不定就是为了税收的事情。 一顿饭吃了几个小时,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最终建委几人邀请朱闻天一行前去腾龙电子元器件厂参观,话说这处有着朱闻天一半股份的厂子,最近他还一直没有去过呢。 朱闻天真得把电子元器件厂这边当作友情投资了,只要不是对方主动邀约,朱闻天都一概不参与其中事务,反正他也没打算从中获得多少分成。 就比如双方曾经约定过,财务方面的人员是双方各自派遣一半人员组成,不过一直到上个月初电子元器件厂投产,朱闻天也招募了一批财务方面的人员,但是却一名都没有派过去。 一直到最后对方试生产开始,催促财务人员到位,朱闻天这边才按照协定派出去了五六名财务人员。 实际上这种中外合资的厂家,特别是第一批进行的尝试,管理上是非常正规的,朱闻天倒是想得有些多了。 “朱先生,上次从HK招聘的那一批财务人员之中有4人最终选择了放弃,其余人员也都在各个厂子实习一遍,这会儿需要分配了。” 在去往电子元器件厂的路上蒋玉华向朱闻天提道。此时朱闻天的大切诺基上只有自己一方4人,并没有外人在场,因而不妨碍谈一些内部的事情。 “哦,那就赶紧给剩下之人分配岗位,还有12人是吧?那名男士留下了吗?” “嗯,12人,那名男士没有留下......这会儿分配岗位倒是不麻烦,只不过电风扇厂和将来录音机厂财务人员得预留下来,暂时没地方放。” “这样啊...要不先安排跟着付丽丽,负责基建方面的财务,我正要拿出一部分钱来,对腾龙大厦进行装修,并且把各个厂子的电梯等尾活都完成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