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好像淡淡的说,我啥都不会,就是拿了诺贝尔奖,我家里很穷,钱堆在床下面都生霉了不知道该怎么用似的。 全场掌声都在促狭了,很想捉弄他,大佬们也跟着鼓掌,席导还吹了个口哨! 可万长生说的是:“我跳来跳去,其实一直都是在寻找艺术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人人都有一部手机,随时随时能上网聊天看剧看书的时代,有人告诉我叫碎片化讯息的时代,艺术到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因为要说赚钱,那些做网站搞高科技的瞬间就变成亿万富翁,要说做贡献,军人、工人、农民乃至商人都为这个国家强大付出了看得见的业绩,我们搞艺术的付出了什么?仅仅就是装修点房子,拍点娱乐片给大家放松,设计个好看的页面,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了?” 放映厅里面安静了,能参加映式的,不是媒体就是影评家,起码也是电影从业者,可以说都是文艺人,立刻能听懂万长生的探询。 这是文化艺术的定位。 在新文化运动的时期,那么多人都没有文化,所以有文化的人往往成为了旗帜。 这样的运动很明晰。 现如今全国上下的基本文化普及水平还是很宽广了,有了文化,才有艺术,艺术到底该何去何从,或者说文艺还有什么价值。 早就是各界有识之士的自我询问。 这么年轻的导演,青年艺术家,在这种时候在做这样探索。 前面那两句话,真不是装逼了。 老演员们也跟钟明霞那样,侧身专注的看着万长生。 万长生简明扼要:“我们拍电影、画画,甚至写文章、写诗歌,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更不能把要目的放在赚钱,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一份子,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动物,这是我们和普通生物划分开的重要界限,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艺术,支撑了我们生活的意义,也支撑了社会的结构……” 哪怕不是自吹自擂,在场的艺术工作者们也迫不及待的鼓掌了。 比之前电影里的掌声更加热烈。 林楚妮都鼓掌:“卧槽,这家伙成天在神社里面转悠,就是思考这些东西的吗?” 杜雯优雅:“你千万不要低估一个从小在碑林里面长大的家伙,他习惯了独立思考……你看看哪位摄影摄像师带了录音设备的,待会儿把这段话搞一份出来。” 林楚妮二话不说就起身去了。 听话得贾欢欢都探头看了下,感觉这姑娘不是什么都要拿乔吗。 万长生举手示意大银幕:“《人间不拆》的创作中心就是这样,我们用艺术的形式讲解社会矛盾的存在,然后用艺术形式去化解矛盾消融,按照我个人的态度,艺术应该是创造美,呼唤美,而不是给观众添堵的,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谢谢大家!” 掌声有点楞住,可能没想到他说得这么简单直接。 席导本来没打算说话的,没忍住起身:“沃尔特.惠特曼曾经写过,自我、生命这些问题总在不停出现,就像那毫无信仰的人群,在拥挤的城市里川流不息,平凡,无奇,这样的生活不知有何意义……” 她是戏剧出身,无论音、姿态都比万长生专业多了,浑厚的声音回荡在放映厅:“答案就是,因为你的存在……文艺的存在就是支撑我们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在这里我也代表制片方恳请各位,全力支持传播这样一部好电影,而不是让有些上不得台面的杂音,影响我们的文艺工作方向,谢谢大家……” 这下的掌声是真的热烈。 万长生才二十三岁不到,这么年轻的艺术家、导演,居然和文艺界的大佬同声共气,大多数人只能理解为这是考前划了重点的。 但有些人难免多看几眼这个年轻人。 这样的年纪就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做什么,清晰的看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并踏实的为之奋斗努力,而不是这个年纪常见的夸夸其谈。 刚才开头那几句话,可能真的不是装逼,人家内心就是这么想的。 我思故我在……那已经是哲学范畴了。 普通人很难去思考的复杂命题,而现在好像万长生思考起来就理所当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