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什么困难的?只要主公一句话,何事不可成?” “元皓先生,您别忘了。幽州的士兵,要守卫长城,原本兵力就不足,若放了回去,匈奴来犯,当如何?并州军刚刚归附,又有高干的军队,混杂其中,主公未履行之前的诺言,给高干并州刺史。若将并州军放归田园,他们会不会进入太行山作乱?更重要的是,将士们多年征战,立下无数的战功,你说遣散就遣散?将士们愿意吗?等到战事来临时,你说召集就召集?将士们还有建功立业之心吗?反正最后都要被放回去种田,又何苦拼命呢?”郭图的话有些激进,但却很有道理。 “这...。” 田丰竟被他驳倒了。 “哈哈...。”袁熙大笑了数声,摇摇头道:“两位先生,我倒有个主意。” 郭图拱手道:“臣等刚才不过是抛砖引玉,主公的策略,一定是最好的。” 袁熙道:“将各军的校尉,都召集起来,让他们率领本部兵马,协助各州郡的百姓种地,来年收成最多的三个校尉,全部封为将军,赏赐金银等。” “如遇战事,召集起来方便。士兵们跟将领在一起,没有遣散,也就没有怨言。还可叮嘱各军的校尉,让他们一边种地,一边训练,两不耽误啊。” 待袁熙说完后,众人议论。 郭图和田丰都相继应道:“好啊,主公的办法极好...。” “臣觉得也可行。”沮授道。 “既然你们都觉得好,那就这么办吧。诸位也幸苦了,都回去歇息吧。沮授留下,我还有些事情与你交代。”袁熙说道。 “是。” 除了沮授,都退出了刺史府。 “主公还有何事吩咐?”沮授问。 “我想知道,我现在有多少兵马?我怎么感觉,可调动的兵马,还不到二十万呢?”想想官渡之战时,袁绍率领七十万大军出征,河北仍有一二十万的地方军,再加上他幽州的兵马,足有一百万。几年下来,连战连捷,兵力却越来越少了。 “主公是问正规军?还是地方军?”沮授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