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诗名远播的王大人-《山河相制》


    第(3/3)页

    王兰陵心中极其的不平静,但此时想了想,就对旁边的杜生说道:“杜生,给里面的姑娘塞些心意。”

    杜生明白,迅速从怀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将一封红包从门下面的缝里塞了进去。

    一块钱啊!

    按照黑水县里的规矩,这就是敲门砖了。

    隔了几秒钟,里面的人迅速将拆开了的红包丢了出来。

    “呸!谁要你的脏钱啊!你今天想要让我们开门,就写首诗出来,你不是瞧不起诗会吗?让我们看看你的能耐!”

    王兰陵又怒又慌,怒的是这人这么不给面子,不懂见好就收。

    慌得是别人让他作诗,他最烦这个了。

    王兰陵仰起头看向了阁楼那里,只见很多女孩子都在那里高兴的看着下面这边,好不热闹。

    女人多了,自然就不怕羞了。

    王兰陵收回了目光,在思考了一番之后,双手背后,傲然的站在那里说道:“那好,就作诗吧,请出题。”

    在说话的时候,王兰陵放在身后的双手,迅速对着胡忘乡等人勾了勾四指。

    他虽然不会作诗,但身后的胡忘乡会啊!

    这家伙可是中考前几名!

    一方面王兰陵怕别人知道自己没文化的实事,但另外一方面他又非常的想要显摆,也喜欢做诗。

    里面的女人们讨论了十几秒钟,很快就喊道:“就以现在的为题,写首诗,要是男女之情的,不能抄袭先帝语录,也不能模仿借鉴!”

    槽!王兰陵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先帝到底说了多少话,更不知道他写了多少诗!

    但转念一想,王兰陵就猛然想起了一首诗!

    没有片刻的犹豫,犹豫的时间多了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厉害了。

    他仰头看了阁楼上那些大姑娘小姑娘一眼,随后微微闭眼,便看着远方的林园景色念起了诗。

    “晨意微寒秋渐深。”

    一步

    “侧盼无事俏佳人。”

    王兰陵看向了阁楼上的大姑娘小姑娘门。

    在与那些大姑娘小姑娘对视之后,王兰陵转移了目光,走出了第三步。

    “梦里不觉秋已深,余情岂是为她人。”

    最后两句一气而出,念出了这首王兰陵少数能背下来的现代诗。

    胡忘乡等人都是一惊,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王兰陵写诗,以前都不觉得,没有想到王兰陵的文采这么好!

    下次写诗的时候找找他吧,胡忘乡这样想着。

    大门内的大家闺秀们,此时也念叨着王兰陵的这首诗。

    “这首诗是先帝诗篇里的吗?”

    旁边人迅速说道:“肯定不是!【梦里不觉秋已深,余情岂是为她人】这么痴情的诗句,和先帝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是朝朝暮暮】都可媲美了!”

    “是啊!若是又类似的诗句,不可能我们不知道!”

    这些姑娘们经常参加诗会,很清楚的就感觉的到这诗句的好坏,虽然不算是工整,但意思确实很感人,洒脱痴情又非常坚定。

    “快开门吧,这首肯定是够了。”一个好心的姑娘开口说道:“以后开诗会了,一定也要叫上他。”

    ***

    在王兰陵和温柔大姑娘手牵手登上蒸汽汽车环城走一圈的时候,王兰陵写的诗句也传到了赵家的正堂那边,很多前来参加婚礼的高级人物在叙旧的时候也都知道了这首诗。

    晨意微寒秋渐深,侧盼无事俏佳人,梦里不觉秋已深,余情岂是为她人。

    “恭喜赵兄得一千里驹,这王兰陵文采斐然,聪慧过人,又得皇恩眷顾,下有民意支持,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小小年纪,诗词做的还算是不错,以后让他多写几首给我们看看。”

    王兰陵会作诗的名气,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传了出去。

    这对王兰陵来说是好事情吗?

    很明显不是,他还没有享受到先帝当年的风光,就先体会到先帝晚年的痛楚。

    前面,已经没路可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