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又来借钱做生意(中)-《仙宋》
第(3/3)页
京官应酬多,这是一种至今为止连刘行都无法彻底将之废除的一种陈规陋俗,京官、天子脚下当官,无论谁当权利、不管谁主政都无法不让其私下与各方名士呀、朝廷官长呀,甚至是皇室成员去走动。
那是一种人情世故形成的陈规陋俗,刘行虽然可以以律法强定谁是贪渎、谁是受贿。却无法真正以律法去将一些细微的酒宴、郊游类的交际行为明确定义为违法。
京官是一群人精、是一群久经世故的人,更是一群人才济济、各有奇才的人。这样的一群是如今刘行治理这个天下、推行新法的最得力人群,不能去真正弹压、或者说开罪于他们。
所以这种成规陋俗得以存续,所以这种存续下来的陈规陋俗如今却变成了让赵鼎叫苦不迭的理由之一。
大宋北朝如今之所以会出现家家争相送子入兵学堂。之所以出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争前恐后去从军行伍的最大原因,正是刘行定下的高饷重饷制度所催生的。
军饷高到什么程度呢?相比于南朝的军饷,北朝的军饷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个新兵蛋子只要入了伍,每个月就能领到等同于南朝一个从七品官吏的饷钱。有幸当上了军官,从九品至正五品,其户籍所在地的衙门按月还要从皇储粮的征收中取出一部分补贴给其家人。
如果真有凭借战功步步高升。成为四品以上的军官了。那么其军饷一个是南朝一个正二品大官一年收入的同等起,最高可以达到与南朝宰相一年的收入相比。
在军饷之外,三品、四品的军官,每个月其家里还可以从其驻在的省份或者家乡的省份巡抚衙门那里直接领取到一份官粮补。
像是杨沂中麾下那些将军们,如今好几人的职阶都达到了从二品。那么抛开他们的收入不算,单是由户部直给的皇粮补贴,每个月都能让其家中得到一百五十斛之多。(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