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朱儁请辞-《天下末年》


    第(2/3)页

    短短不过三两个时辰,似乎整个洛阳人都知道了这句话。

    当然,这句话并非无中生有,其出自汉武帝时期的叹语。

    “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知道这句话的人有很多,但所有人又当作不知道。如今,突然揭开这层布,一句诛心直言,弥漫洛阳。

    当涂高也,其中隐喻再明显不过了!

    便是郭嘉自己,也无奈的苦笑一声,这句谶语用的当真简而明了。

    高诚,高之一字,已经正应涂高中的高字。偏偏诚之一字,又有谐音通程。途,指的便是路,与程字又有相应。

    “唉~这可真是难办了!”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可其却从来不缺乏杀伤力。就连出现天灾,都能惹起皇帝撤换重臣。更不说呼应此谶语的高诚了,陛下心生忌讳已成必然。

    郭嘉越想眉头紧的越狠,大局不妙啊!

    君侯在陇县,与羌军交战。如今已过三月之久,二十万羌军攻城,怕是早已岌岌可危。期待北军救援,如同旱地以求甘霖。

    这谶语一出,不论是陛下心中起疑,还是朝中重臣施压。北军,都将慢下速度来。

    陇县一败,君侯若败,不是战死沙场,便是为陛下以兵败之责除之。若胜,君侯全得凉州民心,声势大涨。只会致使陛下心中忌讳加深。

    骤时,以赏功之名,召回洛阳,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矣。

    怀着难以释怀的心情,郭嘉最终还是没有写下帛书。君侯留自己在府中,为的便是解决这些勾心斗角之事。

    躺在榻上,郭嘉转头就将此时丢到一旁。

    自己心已生乱,不若休憩后,再作计较。反正谶语已经传遍洛阳,自己也不可能作出动作。

    而此时深宫之内,刘宏望着案上帛书,沉默不言。

    这大汉是怎么了?

    谶语?

    必然是关东世族所为,除了他们,没别人了!

    自己忌讳高子明吗?忌讳,可目前来看,还是要先解决掉世家!

    他们的力量太庞大了...

    高子明深陷陇县,那已经被攻破的城池,尚不知其生死。偏偏这个时候谶语出现了,两个时辰,就传遍整个洛阳。这些世家眼中,还有没有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