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 公子鸿心里实在是无奈。 他对于王位,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兴趣,都是孔丘、申息、烛庸这些大臣非要推他上位不可的。 只是,公子熙所言,不无道理。 当年的齐国“五公子之乱”,造成的内耗是难以估量的。 在齐桓公晚年,易牙、竖刁与启方三人乱政,再配合齐室五公子,那一团混乱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所谓的五公子之乱,实际上有六位齐国公子在内,一位是合法继承的储君,剩余的五位公子则是非法争夺君位的人。 六位公子分别是公子无亏、公子雍、齐孝公吕昭、齐昭公吕潘、齐懿公吕商人、齐惠公吕元。 齐桓公在位时,曾经立公子昭为储君。 但齐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滥杀群吏,并扶持公子昭的哥哥公子无亏上位。 但公子无亏实际上是庶子出身,根本无法统领齐国。 出逃的储君公子昭,前往宋国,请来当时可能成为春秋第二霸主的宋襄公帮忙…… 结果,齐国黎庶本就怨恨易牙、竖刁乱政,弄得齐国上下民不聊生。 一听宋国带军队来攻打,便里应外合,杀了竖刁,并绞杀了公子无亏。 公子无亏在位只有三个月,死后也无谥号。 公子昭在宋襄公的帮助下顺利继位,成为齐孝公。 之后剩余的齐国公子相继弑杀储君继位。但其中有一位公子雍,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成功登上君位的人。 】 齐国历经五公子之乱后,国力那是大不如前…… 试问,这样的惨痛教训,吴国怎能不引以为戒? “兄长!” 见到还是迟疑不决的公子鸿,公子熙不禁站起身,跺了跺脚,愤愤不平的道:“岂不闻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 “兄长若不争!难道要让吴恒得逞吗?” “论学识,论德行,论能力,吴恒可及兄长乎?” “再者说,吴恒为人,高傲自负,向来不与诸兄弟友善。若他日后继承大位,则我等兄弟,且不说有无杀身之祸,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父王择良师,给予我等兄弟传道受业解惑,不正是期望吾等能为吴国之益强,贡献出一份心力乎?” “难道兄长要辜负父王的厚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