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耸的主楼便显现在了眼前。 小楼正面是一个宽大的玻璃窗,外表装饰华美。向右侧望,两层楼加一个地下室格局的侧楼屹然挺立。主楼是两层带有明窗的半地下室的格局,一层的举架足有四米多高、看起来活像是个小宫殿。 墙体上的黄色漆面已经在雨水的侵蚀之下掉色斑驳,变成了类似泥土般的殷红。好在这房子看起来足够结实,整体上依旧巍峨挺拔,颇具局势。白色的大幅二五线窗框和镶嵌玻璃保存的相当完整,窗子门廊附近的大理石浮雕立体活现。 站在这样的建筑面前,一股浓郁的异国风情和民国范儿铺面而来。闭上眼睛,似乎都能瞬间回到大几十年前,看到这里门口停放的老爷汽车,那来往进出的绅士和旗袍贵妇。 正在李宪打量着这栋岁数过百的老房子之时,身后两串脚步声传来,期间夹杂着一串掏出钥匙的叮当响动。 李宪回身一看,便见到一个披着军大衣,得有六十多岁的老爷子,走了过来。 “这是更夫。”李金生为李宪介绍了一句。 李宪对老人点了点头,对方却没鸟他。 在大门之前的雪壳子里踢了两脚,准确的踹出了一把磨光了头的扫帚。老人麻利的将那高高的大理石台阶清扫干净,这才打开了大门然后坐在了门边抽烟。 李宪想着,这可能是觉得自己就是观光的,没拿自己当回事儿。 不过他也乐得好好观赏观赏。 举步便走到了楼内,别有一番天地。 穿过不长的门廊,面前豁然开朗,高高的厅堂棚顶中间吊着一盘落满了灰尘的大吊灯。围绕在吊灯周围的,则是充满了东正教风格的浮雕,虽然年代久远,不过里面的圣经情节壁画画仍然能清晰可见。 沿着门廊往里走,五六间屋子的房门都开着,里边空间奇大,每间差不多都得有50多平米。里边有点儿脏乱差,墙壁上贴着各式革命海报,但是看得出来使用的还算是节制,没祸害。 墙壁是实心砖的,看模样足有三块砖头厚,敲起来咚咚响。 螺旋楼梯直通楼上,二楼琴室书房的格局还保持着原样,一水水的红木地板百年未朽。 从二楼的一个旁门,又直接可以穿过楼梯到达侧楼。“凹”字型的建筑布局,除了门前一个院子之外,楼后还有个面积能有二百来平的楼内小花园。 日了狗。 这哪是房子? 这就是个古董啊、 李宪暗自叹了一句。 冰城这样的建筑不少,早时候的老道外一带,花园街一带和群芳里都是。 不过李宪回来之前可没见过这样儿的,90年代后期房地产热的时候,大多数这样的建筑都是拆的拆毁的毁,侥幸留下来的,大多也是经过翻修或者干脆重建的那种——样子还在不假,不过没了神韵。 “李总,我都打听好了。这外墙都是三块实心砖的,棚顶上夹了锯末子,冬暖夏凉。取暖虽然没有暖气得自己烧,不过在地下室壁炉和客厅壁炉填上柴禾一会儿就热,闷得快添上木头柈子之后不用管,热起来比大热都暖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