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漢城巨變5-《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災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發生災難后,官府是如何處理的。

    就怕災難之后,再出人禍。

    所謂人禍就是基層官員不作為,組織力低下,不敢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者說,事事都要爭取上一級府衙的同意,俗稱分責。

    當然這也有一方面是嚴苛的大明律法,糧庫,軍庫是不允許地方官員私自開放的。

    所謂的中樞與地方,說白了就是一種抓權與放權的合作關系。

    集權制沒錯,但過度的集權制就會讓地方官府行動僵硬,而在后世,中樞就將這個度把握得很好。

    朱見深知道,現在的大明還不是后世。

    中樞還是要掌握大部分的權力,才能讓皇帝做的安穩。

    可關乎民生,特別是災禍后的善后賑災之事,這就要放權,而且還要吏部有一整套的吏治考核。

    遇到災難,地方官員若是處置妥當,民聲極好,績優,可優先提拔。

    這也能夠進一步的促進官員的積極性。

    實際上大明有這一套措施,但災禍來了后,地方官員有些人因權限不夠,不敢輕舉妄動,導致積累了民怨。

    百姓們說起來也簡單,吃飽喝足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想法,可若是吃不飽喝不足,衣不蔽體,生活拮據,就是那些白蓮教,五斗米這種教派的興起之日,也是作亂之起因。

    朱見深站起身,而后走到了自己的收藏架前,看著上面琳瑯滿目的珍貴瓷器,他心中微動。

    “張大伴,從即日起,若宮中停止采辦,消減開支,到年底都省下多少銀兩。”朱見深開口詢問道。

    張保想了想,說道:“陛下,你這為難奴婢了,奴婢現在也說不準,只能先下去查看晚年宮中花費,才能給陛下一個準確的數目,不過陛下,停止采辦,消減開支可以,但太皇太后,兩宮太后那里,可不能停啊。”

    朱見深知道張保的意思,他可以做主,但不能去做太皇太后的主,也不能去停懿安太后,生母太后宮中的平日的采買。

    “朕知道,朕會去找皇奶奶與母后,她們也要停,至于懿安太后那里,便算了吧。”朱見深緩聲說道,對于懿安太后那里,朱見深心中還是有些愧疚,而皇奶奶與母親那邊,自己完全可以說的動。

    皇奶奶可能愿意自己的乖孫兒是一個節儉的皇帝,而母親那邊的想法,朱見深也不用考慮太多,就算她心里煩悶,也不能說親兒子的不是。

    “陛下,停宮中采買,奴婢在宮中這么多年,也就只見過兩次,每次停采買不過一月,還都是發生在了仁宗皇帝時期,陛下,現在到年尾還有數月,是想拿著這銀兩做什么事情嗎?”

    大明現在不窮,肯定用不上皇家節衣縮食,那就是朱見深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了。

    實際上停止采買,第一個針對的就是各宮的主人,其次就是下面的太監。

    這筆錢就放在那里,等著人來拿,你要是不用,那就是一直存放在庫房里面。

    所以張保覺得陛下留下這筆銀兩,肯定是想做些事情,但心中也有些擔憂,陛下一直看著他的藏品,難道是拿著這筆錢,去景德鎮購買瓷器……

    “朕想做的事情,你馬上就知道了,現在不用多問。”朱見深朗聲說道,而后想到了天象達人徐有貞來:“徐有貞什么時候回來?”

    “陛下,奴婢不知,禮部往返的官吏已經催了三次了。”

    “再派人,讓他快些回來。”

    “遵旨,陛下……’

    現在徐有貞不在身邊,朱見深很不習慣,在朝堂上說話的聲音都小了一些,看來,在自己身邊確實需要一個戰無不勝的大噴子,不,是能言善辯的忠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