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年過-《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祭灶神、貼門神、吃餃子、守歲、拜年、放爆竹這些是春節的代名詞。
此時此刻,這一幕幕就發生在大明的每個角落。
松花江以北的極北冰川上(西伯利亞)的一個唯一的女真百戶所,原本是野人女真,明軍一方面依靠投降的建州女真,海西四部,一方面自己又加大投入,在石彪的帶領下,打過松花江,將原本生活在這里的野人女真殺的殺,驅逐的驅逐。
石彪還在北方大地的盡頭,刻了一個大明國界的石碑,自覺大明已經占領了這塊土地的最北方,而這個女真百戶所的設置,就是在石彪的授意下安排的,他們原本可以到環境更好的地方去,可石彪覺得這塊地方讓出來,還會有其他的人來到這里,以后還是要清剿,不如就這樣占著……
這些野人女真是一張白紙,受到他們漢人百戶的影響,學會了漢人的語言,當然,文化也被他們接受了。
他們之前沒有時間,沒有一年一年的概念。
可此時六七年下來,他們看到百戶大人的家門口貼了對聯,也就知道,要過年了。
所以他們自顧的也在家中貼了門神,,這個東西都是他們用上好的皮子從南方換來的,平常能換很多東西,可到了這日,一張門神,就能抵得上一張上好的熊瞎子皮,老虎皮……
而在最南方的安南交州城,也是如此,他們本就飽受漢民族文化的影響,再加上又跟大明的漢人成為了相親相愛一家人,在徹底結束戰爭之后的第一個新年,也是各個學著城中的漢人一樣,在家中貼起了對聯,不過,他們也是照葫蘆畫瓢,看貓畫老虎,對于門神,他們也都是似懂非懂,有的門上只是貼了兩張紅紙,而又甚者,扯了兩節紅布掛了上去……
朝鮮的平壤,漢城,谷州等地的大城,新春的慶祝比之內地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此時的北京城中。
也是歡騰一片。
在守歲之日,不論貧富,游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飲宴,笑語喧嘩。
小兒穿新衣,老人嘆往昔……
歲月蹉跎,卻又充滿靜好……
雖是寒冷的冬天,可除夕之日,日頭卻出奇的好,在北京城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墻之間,有著川流不息的人們,小兒們騎在他們父親的肩膀上,對著周圍熱鬧的景象,很是好奇,指指點點,不一會兒又是清脆笑聲一片……
雖然社會上面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雖然他們只是普通的百姓,可騎在父親肩頭的孩子,在這個時候,要比那高高在上的龍子龍孫還要幸福……
不過小孩子的笑聲,還未傳來,便被叫賣聲,吆喝聲給徹底掩埋……
那高高飄蕩的商鋪旗幟,有茶樓,酒樓,當鋪,作坊,當然還有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練攤小商販,他們也是最受歡迎的。
第(1/3)页